王怀民:中国基础软件产品有望通过开源模式获得市场竞争力 天天新要闻
2023-03-20 23:55:35   来源:中新网广东


(相关资料图)
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,近日在深圳出席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技术峰会时表示,在万物互联时代,中国基础软件产品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机会,而这个机会重要的创新模式就是开源。

王怀民说,基础软件就是在硬件计算平台之上,能够提供公共服务和资源管理的软件,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中间件等都被统称为基础软件。

他说,基础软件技术源于西方,已经由西方国家完成了产业化和国际化,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都无法占据主导角色。

他提到,新中国早期的计算机产品是面向特定领域的,基础软件依靠自力更生发展,服务于当时的国产计算机,没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础软件产业。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融入到国际经济发展大循环时,成为国际信息产业、软件产业、基础软件产业的消费者。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中国计算机产业仅在应用端发展,而在基础软件、基础硬件端,均未形成产业发展能力。

但这种局面在20多年前逐步发生变化,中国国内IT产业的发展,需要基础软件的支撑。20年前,中国以发展开源软件为背景,融入其中,基础软件发力发展,并取得长足进步,然而,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竞争力。

他认为,国家在“十四五”期间推动数字经济一个重要的机制,就是要推动开源创新,在这种新型创新模式下,中国在基础软件上形成能力的再跃升是完全可能的。当年, AT&T受美国政府的限制,其贝尔实验室把Unix操作系统,向学术界开放源代码,因而形成了全球传播。

如今,在中国,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和运营的OpenHarmony开源项目正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吸纳各方资源。目前,QpenHarmony开源项目发展势头良好,已有超过5100名共建者,51家共建单位参与代码共建,累计产出近亿行代码。通过这样一种开源的方式,既降低了成本,又更有效吸纳智力资源,从创新的意义上讲,开源生态的建设,对于国家未来在基础软件发展,是一个有效的创新模式,在万物智联的时代机遇下,中国将有更多创新可能性。(完)

标签:

上一篇:环球热点!今日诸葛亮的事迹简写_诸葛亮的事迹简写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