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隔十个月!央行连续“降息”,啥信号?
政策利率接连调降!继6月13日7天逆回购(OMO)操作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(SL
政策利率接连调降!继6月13日7天逆回购(OMO)操作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(SLF)利率调降10个基点后,15日中期借贷便利(MLF)利率也下调10个基点。分析人士预计20日即将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或亦调整。
央行为何此时密集降息?传递怎样的信号?房贷又能少还了吗?
6月15日,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和MLF利率。
(相关资料图)
利率“联动”下调
据央行官网13日早间消息,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亿元逆回购操作,利率降至1.9%。13日晚间,央行又公布了最新SLF利率表。SLF利率下调后,隔夜品种为2.75%,7天期品种为2.90%,1个月期品种为3.25%。15日,央行开展237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,MLF中标利率降为2.65%。
6月13日,SLF利率表。
为何多品种利率都出现调整?不同利率有何区别?实际上,这三类利率都是我国政策利率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其中,OMO是短期货币政策工具,MLF是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,SLF则是央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。
在集体下调背后,反映出多类利率背后的“联动”关系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媒体表示,央行近期降息配套动作,就是通过“逆回购利率—利率走廊上限利率(SLF)—MLF利率—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—贷款利率”的传导机制。
从历史经验来看,7天期SLF利率与OMO利率的利差为100个基点。MLF利率则常随OMO和SLF利率同向、同幅波动。因此,在13日OMO调整后,业内普遍认为,SLF、MLF利率下降属于预期之中的调整。
时隔十个月的降息 为何在此时?
在本轮调整前,OMO、SLF和MLF利率均已连续十个月按兵不动,上一次变动还是在2022年8月15日。
为何时隔多月降息?就在近日,央行行长易纲赴上海调研时指出,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加强逆周期调节,全力支持实体经济,促进充分就业,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。
在当前经济背景下,专家认为,本轮央行“三箭齐发”降息正是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行动,释放出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信号,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,提振信心。
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,虽然当前信贷与社融增量总体维持稳健,但仍有待提振。5月,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.56万亿元,同比少增1.31万亿元;人民币贷款增加1.36万亿元,同比少增5418亿元。
此外,从物价水平看,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环比下降0.2%,同比仅上涨0.2%,低于市场预期。
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,今年以来,我国宏观经济有所恢复,但恢复的态势还不够稳固,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仍然较弱,部分中小微企业尚未走出困境。
董希淼提到,央行13日下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,传递出政策利率有所松动的迹象。随后,SLF和MLF利率也下降10个基点。政策利率下降,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。
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,央行降息有利于减轻企业和个人贷款的利率负担,同时推动资金流入到投资领域和消费领域,刺激经济复苏。
若LPR下调,房贷又能少还了?
随着MLF利率下调,作为利率传导下一环的LPR也被认为有很大可能性会在本月调降。
董希淼表示,本轮央行利率调整,叠加2022年9月以来存款利率已经多轮下调、银行负债成本有所下降,使得本月LPR有望结束连续9个月的“按兵不动”,或将下降5至10个基点。
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LPR下调,与LPR紧密相连的贷款利率也有望迎来新一波调整。董希淼提到,LPR下调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存量房贷和新增房贷利率都将下降,住房消费者负担减轻,还有助于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。
针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,董希淼认为,下一步,还需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,稳住市场主体预期,提振市场主体信心,进一步提振消费和投资。
流程编辑:TF022
标签:
政策利率接连调降!继6月13日7天逆回购(OMO)操作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(SL
随州市气象台2023年06月17日05时40分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:目前随县大
6月16日北向资金减持172 6万股阿里健康(00241 HK)。近5个交易日中,
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(国际观察)美国对华政策不得人心 西方反思声渐
近期“AI换脸”新型诈骗频发和你视频对话的可能不是本人!“领导”突然
值得一提的是,牛牛的减肥营地已经在其他地方开设了两家,事业做得风生
1 郭麒麟身高是170cm。2 郭麒麟本名郭奇林,1996年2月8日出生于天津,
WTI原油期货收涨23%,报989美元 桶;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1%,报1022美元 桶。
1、先申请一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。如果有,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步。申请一
本文转自:人民日报客户端吴勇近日,内蒙古非遗集市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历